中庸章句
中者, 不偏不倚̖ 無過不及之名. 庸, 平常也.
子程子曰: 「不偏之謂中, 不易之謂庸. 中者, 天下之正道, 庸者, 天下之定理. 」 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,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, 故筆之於書, 以授孟子. 其書始言一理, 中散爲萬事, 末復合爲一理, 「放之則彌六合, 卷之則退藏於密」 , 其味無窮, 皆實學也. 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, 則終身用之, 有不能盡者矣.
天命之謂性, 率性之謂道, 脩道之謂敎. 命, 猶令也. 性, 卽理也. 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, 氣以成形, 而理亦賦焉, 猶命令也. 於是人物之生, 因各得其所賦之理, 以爲健順五常之德, 所謂性也. 率, 循也. 道, 猶路也. 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, 則其日用事物之間, 莫不各有當行之路, 是則所謂道也. 脩, 品節之也. 性道雖同, 而氣稟或異, 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, 聖人因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, 以爲法於天下, 則謂之敎, 若禮̖ 樂̖ 刑̖ 政之屬是也. 蓋人之所以爲人, 道之所以爲道, 聖人之所以爲敎, 原其所自, 無一不本於天而備於我. 學者知之, 則其於學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. 故子思於此首發明之, 讀者所宜深體而黙識也. 道也者, 不可須臾離也, 可離非道也. 是故君子戒愼乎其所不睹, 恐懼乎其所不聞. 離, 去聲. ○道者, 日用事物當行之理, 皆性之德而具於心, 無物不有, 無時不然, 所以不可須臾離也. 若其可離, 則爲外物而非道矣. 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, 雖不見聞, 亦不敢忽, 所以存天理之本然, 而不使離於須臾之頃也. 莫見乎隱, 莫顯乎微, 故君子愼其獨也. 見, 音現. ○隱, 暗處也. 微, 細事也. 獨者, 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. 言幽暗之中, 細微之事, 跡雖未形而幾則已動, 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, 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. 是以君子旣常戒懼, 而於此尤加謹焉, 所以遏人欲於將萌, 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, 以至離道之遠也. 喜怒哀樂之未發, 謂之中; 發而皆中節, 謂之和. 中也者, 天下之大本也; 和也者, 天下之達道也. 樂, 音洛. 中節之中, 去聲. ○喜̖ 怒̖ 哀̖ 樂, 情也. 其未發, 則性也, 無所偏倚, 故謂之中. 發皆中節, 情之正也, 無所乖戾, 故謂之和. 大本者, 天命之性, 天下之理皆由此出, 道之體也. 達道者, 循性之謂, 天下古今之所共由, 道之用也. 此言性情之德, 以明道不可離之意. 致中和, 天地位焉, 萬物育焉. 致, 推而極之也. 位者, 安其所也. 育者, 遂其生也. 自戒懼而約之, 以至於至靜之中, 無少偏倚, 而其守不失, 則極其中而天地位矣. 自謹獨而精之, 以至於應物之處, 無少差謬, 而無適不然, 則極其和而萬物育矣. 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, 吾之心正, 則天地之心亦正矣, 吾之氣順, 則天地之氣亦順矣. 故其效驗至於如此. 此學問之極功̖ 聖人之能事, 初非有待於外, 而修道之敎亦在其中矣. 是其一體一用雖有動靜之殊, 然必其體立而後用有以行, 則其實亦非有兩事也. 故於此合而言之, 以結上文之意.
右第一章. 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: 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, 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, 次言存養省察之要, 終言聖神功化之極. 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, 以去夫外誘之私, 而充其本然之善, 楊氏所謂一篇之體要是也. 其下十章, 蓋子思引夫子之言, 以終此章之義.
仲尼曰: 「君子中庸, 小人反中庸. 中庸者, 不偏不倚̖ 無過不及, 而平常之理, 乃天命所當然, 精微之極致也. 惟君子爲能體之, 小人反是. 君子之中庸也, 君子而時中; 小人之中庸也, 小人而無忌憚也. 」 王肅本作 「小人之反中庸也」 , 程子亦以爲然. 今從之. ○君子之所以爲中庸者, 以其有君子之德, 而又能隨時以處中也. 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, 以其有小人之心, 而又無所忌憚也. 蓋中無定體, 隨時而在, 是乃平常之理也. 君子知其在我, 故能戒謹不睹̖ 恐懼不聞, 而無時不中. 小人不知有此, 則肆欲妄行, 而無所忌憚矣.
右第二章. 此下十章, 皆論中庸以釋首章之義. 文雖不屬, 而意實相承也. 變和言庸者, 游氏曰: 「以性情言之, 則曰中和, 以德行言之, 則曰中庸是也. 」 然中庸之中, 實兼中和之義.
子曰: 「中庸其至矣乎! 民鮮能久矣! 」 鮮, 上聲. 下同. ○過則失中, 不及則未至, 故惟中庸之德爲至. 然亦人所同得, 初無難事, 但世敎衰, 民不興行, 故鮮能之, 今已久矣. 論語無能字.
右第三章.
子曰: 「道之不行也, 我知之矣, 知者過之, 愚者不及也; 道之不明也, 我知之矣, 賢者過之, 不肖者不及也. 知者之知, 去聲. ○道者, 天理之當然, 中而已矣. 知愚賢不肖之過不及, 則生稟之異而失其中也. 知者知之過, 旣以道爲不足行; 愚者不及知, 又不知所以行, 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. 賢者行之過, 旣以道爲不足知; 不肖者不及行, 又不求所以知, 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. 人莫不飮食也, 鮮能知味也. 」 道不可離, 人自不察, 是以有過不及之弊.
右第四章.
子曰: 「道其不行矣夫! 」 夫, 音扶. ○由不明, 故不行.
右第五章. 此章承上章而擧其不行之端, 以起下章之意.
子曰: 「舜其大知也與! 舜好問而好察邇言, 隱惡而揚善, 執其兩端, 用其中於民, 其斯以爲舜乎! 」 知, 去聲. 與, 平聲. 好, 去聲. ○舜之所以爲大知者, 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. 邇言者, 淺近之言, 猶必察焉, 其無遺善可知. 然於其言之未善者則隱而不宣, 其善者則播而不匿, 其廣大光明又如此, 則人孰不樂告以善哉. 兩端, 謂衆論不同之極致. 蓋凡物皆有兩端, 如小大厚薄之類, 於善之中又執其兩端, 而量度以取中, 然後用之, 則其擇之審而行之至矣. 然非在我之權度精切不差, 何以與此. 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, 而道之所以行也.
右第六章.
子曰: 「人皆曰予知, 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, 而莫之知辟也. 人皆曰予知, 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. 」 予知之知, 去聲. 罟, 音古. 擭, 胡化反. 阱, 才性反. 辟, 避同. 期, 居之反. ○罟, 網也; 擭, 機檻也; 陷阱, 坑坎也; 皆所以掩取禽獸者也. 擇乎中庸, 辨別衆理, 以求所謂中庸, 卽上章好問用中之事也. 期月, 匝一月也. 言知禍而不知辟, 以況能擇而不能守, 皆不得爲知也.
右第七章. 承上章大知而言, 又擧不明之端, 以起下章也.
子曰: 「回之爲人也, 擇乎中庸, 得一善, 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. 」 回, 孔子弟子顔淵名. 拳拳, 奉持之貌. 服, 猶著也. 膺, 胸也. 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間, 言能守也. 顔子蓋眞知之, 故能擇能守如此, 此行之所以無過不及, 而道之所以明也.
右第八章.
子曰: 「天下國家可均也, 爵祿可辭也, 白刃可蹈也, 中庸不可能也. 」 均, 平治也. 三者亦知仁勇之事, 天下之至難也, 然不必其合於中庸, 則質之近似者皆能以力爲之. 若中庸, 則雖不必皆如三者之難, 然非義精仁熟, 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, 不能及也. 三者難而易, 中庸易而難, 此民之所以鮮能也.
右第九章. 亦承上章以起下章.
子路問强. 子路, 孔子弟子仲由也. 子路好勇, 故問强. 子曰: 「南方之强與? 北方之强與? 抑而强與? 與, 平聲. ○抑, 語辭. 而, 汝也. 寬柔以敎, 不報無道, 南方之强也, 君子居之. 寬柔以敎, 謂含容巽順以誨人之不及也. 不報無道, 謂橫逆之來, 直受之而不報也. 南方風氣柔弱, 故以含忍之力勝人爲强, 君子之道也. 衽金革, 死而不厭, 北方之强也, 而强者居之. 衽, 席也. 金, 戈兵之屬. 革, 甲冑之屬. 北方風氣剛勁, 故以果敢之力勝人爲强, 强者之事也. 故君子和而不流, 强哉矯! 中立而不倚, 强哉矯! 國有道, 不變塞焉, 强哉矯! 國無道, 至死不變, 强哉矯! 」 此四者, 汝之所當强也. 矯, 强貌. 詩曰 「矯矯虎臣」 是也. 倚, 偏著也. 塞, 未達也. 國有道, 不變未達之所守; 國無道, 不變平生之所守也. 此則所謂中庸之不可能者, 非有以自勝其人欲之私, 不能擇而守也. 君子之强, 孰大於是. 夫子以是告子路者, 所以抑其血氣之剛, 而進之以德義之勇也.
右第十章.
子曰: 「素隱行怪, 後世有述焉, 吾弗爲之矣. 素, 按漢書當作索, 蓋字之誤也. 索隱行怪, 言深求隱僻之理, 而過爲詭異之行也. 然以其足以欺世而盜名, 故後世或有稱述之者. 此知之過而不擇乎善, 行之過而不用其中, 不當强而强者也, 聖人豈爲之哉! 君子遵道而行, 半塗而廢, 吾弗能已矣. 遵道而行, 則能擇乎善矣; 半塗而廢, 則力之不足也. 此其知雖足以及之, 而行有不逮, 當强而不强者也. 已, 止也. 聖人於此, 非勉焉而不敢廢, 蓋至誠無息, 自有所不能止也. 君子依乎中庸, 遯世不見知而不悔, 唯聖者能之. 不爲索隱行怪, 則依乎中庸而已. 不能半塗而廢, 是以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也. 此中庸之成德, 知之盡̖ 仁之至̖ 不賴勇而裕如者, 正吾夫子之事, 而猶不自居也. 故曰唯聖者能之而已.
中庸章句
中者 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庸 平常也
子程子曰 不偏之謂中 不易之謂庸 中者 天下之正道 庸者 天下之定理 此篇 乃孔門傳授心法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 故 筆之於書 以授孟子 其書始言一理 中散爲萬事 末復合爲一理 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則退藏於密 其味無窮 皆實學也 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 則終身用之 有不能盡者矣
01-01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脩道之謂敎
命 猶令也 性 卽理也 天以陰陽五行 化生萬物 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猶命令也 於是 人物之生 因各得其所賦之理 以爲健順五常之德 所謂性也 率 循也 道 猶路也 人物 各循其性之自然 則其日用事物之間 莫不各有當行之路 是則所謂道也 脩 品節之也 性道雖同 而氣稟或異 故 不能無過不及之差 聖人 因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 以爲法於天下 則謂之敎 若禮樂刑政之屬 是也 蓋人 知己之有性而不知其出於天 知事之有道而不知其由於性 知聖人之有敎而不知其因吾之所固有者裁之也 故 子思於此 首發明之 而董子所謂道之大原出於天 亦此意也
01-02 道也者 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 非道也 是故 君子 戒愼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
道者 日用事物當行之理 皆性之德而具於心 無物不有 無時不然 所以不可須臾離也 若其可離 則豈率性之謂哉 是以 君子之心 常存敬畏 雖不見聞 亦不敢忽 所以存天理之本然 而不使離於須臾之頃也
01-03 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 故 君子 愼其獨也
隱 暗處也 微 細事也 獨者 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言 幽暗之中細微之事 跡雖未形 而幾則已動 人雖不知 而己獨知之 則是天下之事 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 是以 君子旣常戒懼 而於此 尤加謹焉 所以遏人欲於將萌 而不使其潛滋暗長於隱微之中 以至離道之遠也
01-04 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達道也
喜怒哀樂 情也 其未發 則性也 無所偏倚故 謂之中 發皆中節 情之正也 無所乖戾故 謂之和 大本者 天命之性 天下之理 皆由此出 道之體也 達道者 循性之謂 天下古今之所共由 道之用也 此言性情之德 以明道不可離之意
01-05 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
致 推而極之也 位者 安其所也 育者 遂其生也 自戒懼而約之 以至於至靜之中無所偏倚而其守不失 則極其中而天地位矣 自謹獨而精之 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而無適不然 則極其和而萬物育矣 蓋天地萬物 本吾一體 吾之心正 則天地之心亦正矣 吾之氣順 則天地之氣亦順矣 故 其效驗 至於如此 此 學問之極功 聖人之能事 初非有待於外 而修道之敎亦在其中矣 是其一體一用 雖有動靜之殊 然 必其體立而後用有以行 則其實亦非有兩事也 故 於此 合而言之 以結上文之意
右 第一章 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 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 次言存養省察之要 終言聖神功化之極 蓋欲學者於此 反求諸身而自得之 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楊氏所謂一篇之體要是也 其下十章 蓋子思引夫子之言 以終此章之義
02-01 仲尼曰 君子 中庸 小人 反中庸
中庸者 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 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 唯君子爲能體之 小人 反是
02-02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時中 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無忌憚也
王肅本 作小人之反中庸也 程子亦以爲然 今從之 ○君子之所以爲中庸者 以其有君子之德 而又能隨時以處中也 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 以其有小人之心 而又無所忌憚也 蓋中無定體 隨時而在 是乃平常之理也 君子 知其在我 故 能戒謹不睹 恐懼不聞 而無時不中 小人 不知有此 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
右 第二章 此下十章 皆論中庸 以釋首章之義 文雖不屬 而意實相承也 變和言庸者 游氏曰 以性情言之 則曰中和 以德行言之 則曰中庸 是也 然 中庸之中 實兼中和之義
03-01 子曰 中庸 其至矣乎 民鮮能 久矣
過則失中 不及則未至 故 惟中庸之德 爲至 然 亦人所同得 初無難事 但世敎衰 民不興行 故 鮮能之今已久矣 論語 無能字
右 第三章
04-01 子曰 道之不行也 我知之矣 知者過之 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 我知之矣 賢者過之 不肖者不及也
道者 天理之當然 中而已矣 知愚賢不肖之過不及 則生稟之異而失其中也 知者 知之過 旣以道爲不足行 愚者 不及知 又不知所以行 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 賢者 行之過 旣以道爲不足知 不肖者 不及行 又不求所以知 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
04-02 人莫不飮食也 鮮能知味也
道不可離 人自不察 是以 有過不及之弊
右 第四章
05-01 子曰 道其不行矣夫
由不明故 不行
右 第五章 此章 承上章而擧其不行之端 以起下章之意
06-01 子曰 舜 其大知也與 舜 好問而好察邇言 隱惡而揚善 執其兩端 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爲舜乎
舜之所以爲大知者 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 邇言者 淺近之言 猶必察焉 其無遺善 可知 然 於其言之未善者 則隱而不宣 其善者 則播而不匿 其廣大光明 又如此 則人孰不樂告以善哉 兩端 謂衆論不同之極致 蓋凡物 皆有兩端 如小大厚薄之類 於善之中 又執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後 用之 則其擇之審而行之至矣 然 非在我之權度精切不差 何以與此 此 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
右 第六章
07-01 子曰 人皆曰予知 驅而納諸罟확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 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
罟 網也 확 機檻也 陷阱 坑坎也 皆所以掩取禽獸者也 擇乎中庸 辨別衆理 以求所謂中庸 卽上章好問用中之事也 期月 匝一月也 言知禍而不知避 以況能擇而不能守 皆不得爲知也
右 第七章 承上章大知而言 又擧不明之端 以起下章也
08-01 子曰 回之爲人也 擇乎中庸 得一善 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
回 孔子弟子顔淵名 拳拳 奉持之貌 服 猶著也 膺 胸也 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間 言能守也 顔子蓋眞知之 故 能擇能守 如此 此 行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
右 第八章
09-01 子曰 天下國家 可均也 爵祿 可辭也 白刃 可蹈也 中庸 不可能也
均 平治也 三者 亦知仁勇之事 天下之至難也 然 皆倚於一偏 故 資之近而力能勉者 皆足以能之 至於中庸 雖若易能 然 非義精仁熟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 不能及也 三者 難而易 中庸 易而難 此 民之所以鮮能也
右 第九章 亦承上章以起下章
10-01 子路問强
子路 孔子弟子仲由也 子路好勇 故 問强
10-02 子曰 南方之强與 北方之强與 抑而强與
抑 語辭 而 汝也
10-03 寬柔以敎 不報無道 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
寬柔以敎 謂含容巽順 以誨人之不及也 不報無道 謂橫逆之來 直受之而不報也 南方 風氣柔弱 故 以含忍之力勝人爲强 君子之道也
10-04 衽金革 死而不厭 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
衽 席也 金 戈兵之屬 革 甲冑之屬 北方 風氣剛勁 故 以果敢之力勝人爲强 强者之事也
10-05 故 君子 和而不流 强哉矯 中立而不倚 强哉矯 國有道 不變塞焉 强哉矯 國無道 至死不變 强哉矯
此四者 汝之所當强也 矯 强貌 詩曰 矯矯虎臣 是也 倚 偏著也 塞 未達也 國有道 不變未達之所守 國無道 不變平生之所守也 此則所謂中庸之不可能者 非有以自勝其人欲之私 不能擇而守也 君子之强 孰大於是 夫子以是告子路者 所以抑其血氣之剛而進之以德義之勇也
右 第十章
11-01 子曰 素隱行怪 後世 有述焉 吾弗爲之矣
素 按漢書 當作索 蓋字之誤也 索隱行怪 言深求隱僻之理而過爲詭異之行也 然 以其足以欺世而盜名 故 後世 或有稱述之者 此 知之過而不擇乎善 行之過而不用其中 不當强而强者也 聖人 豈爲之哉
'이야기테크 > 한자이야기'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
[스크랩] 堯曰 第二十 - 3 終 (0) | 2010.01.28 |
---|---|
[스크랩] 中庸 章 句 序 (0) | 2010.01.28 |
[스크랩] 중용(中庸)-1 역주 (0) | 2010.01.28 |
[스크랩] 중용장구서(中庸章句序) -1 (0) | 2010.01.28 |
[스크랩] (中庸)- 讀中庸法 (0) | 2010.01.28 |